行走的思政课|体育健康学院随队思政教师在开封通许县仲庄小学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

2025年07月06日 11:00

杨飞老师讲授主题思政课


同学们认真听讲


杨飞老师与孩子们互动


本网讯(文/董怡帆 图/姚怡然)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学校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关通知精神,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7月4日,随队思政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杨飞老师在开封市通许县邸阁乡仲庄小学,为仲庄小学全体学生及体育健康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带来了一堂以“认识人生矛盾,笑对人生百态”为主题的思政课。

课堂上,杨飞结合实践团队初抵仲庄小学时遇到的灯光昏黄、墙壁斑驳、空气潮湿及学生们疲惫不适等情况,运用唯物辩证法讲解“得与失”“苦与乐”“顺与逆”“生与死”“荣与辱”的人生课题。

在“得与失”的阐释中,杨飞指出,放弃假期舒适是暂时的“失”,但深入乡土服务基层所获的实践经验和孩子们的情感回馈,是更为深远的“得”。她还结合红军长征时期随军医生救死扶伤、学校校友扎根基层反哺故土的事例,强调这是对“草根”精神的传承。

对于“苦与乐”,杨飞表示,当下住宿条件的“苦”是奋斗常态,而将运动康复知识用于服务乡村儿童成长,则是具有超越个体意义的“大乐”,体现了中医药人扎根乡土、服务基层的责任与使命。她鼓励同学们把“顺与逆”中的逆境当作磨砺意志的宝贵机会,并引导大家领悟“生”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服务奉献。

课下,杨飞老师希望此次实践能帮助同学们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们独立备课,将所学转化为对乡村儿童的付出,实现从汲取者到奉献者的蜕变。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本次活动不仅是在乡土间播撒知识的种子,更是在精神层面完成了一次深刻的寻根与接力。大家决心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在服务奉献中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以奋勇争先的姿态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挺膺担当,贡献青年学子的青春力量。


(编辑 李一凡;审核 张慧俭)